一:四年晋饥乞籴于秦缪公 二:惠公御秦师阅读答案与翻译
一:
四年晋饥乞籴于秦缪公问百里奚,百里奚曰:“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国之道也。与之。” 邳郑子豹曰:“伐之。”缪公曰:“其君是恶,其民何罪!”卒与粟,自雍属绛。明年秦饥,请籴于晋。晋君谋之,虢射曰:“往年天以晋赐秦,秦弗知取而贷我。今天以秦赐晋,晋其可以逆天乎?遂伐之。”惠公用虢射谋,不与秦粟,而发兵且伐秦。秦大怒,亦发兵伐晋。
(节选自《史记·晋世家》)
二:
惠公御秦师,令韩简视师,曰:“师少于我,斗士众。”公曰:“何故?”简曰:“以君之出也处己,入也烦己,饥食其籴,三施而无报,故来。今又击之,秦莫不愠,晋莫不怠,斗士是故众。”公曰:“然今我不击,归必狃。一夫不可狃,而况国乎!”晋师溃,戎马泞而止。公号庆郑曰:“载我!”亦不克救,遂止于秦。缪公归,至于王城,合大夫而谋曰:“杀晋君与逐出之,与以归之,与复之,孰利?”公子絷曰:“杀之利。”公孙枝曰:“不可。耻大国之士于中 原,又杀其君以重之,子思报父之仇,臣思报君之仇,虽微秦国,天下孰弗患?”公子絷曰:“吾岂将 徒 杀之?吾将以公子重耳① 代之。”公孙枝曰:“耻一国之士,又曰余纳有道以临女,无乃不可乎?若不可,必为诸侯笑。战而取笑诸侯,不可谓武。杀其弟而立其兄,兄德我而忘其亲,不可谓仁。若弗忘,是再施不遂也,不可谓智。”君曰:“然则若何?”公孙枝曰:“不若以归, 以要晋国之成,复其君而 质 其嫡子,使子父代处秦,国可以无害。”是故归惠公而质子圉,秦始知河东之政。
(节选自《国语·晋语三》)
三:
晋又饥,秦伯又饩之粟,曰:“吾怨其君而 矜其民。且吾闻唐叔之封也,箕子曰:‘其后必大。’晋其庸可冀乎!姑树德焉,以待能者。”于是秦始征晋河东,置 官司焉。
(节选自《左传》)
【注】①重耳,晋惠公的哥哥,有贤名。
10.文中画波浪线(蓝色)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 分)
四 A 年 B 晋 C 饥 D 乞 E 籴 F 于 G 秦 H 缪 I 公 J 问 K 百 L 里 M 奚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徒,白白地,与《孔雀东南飞》中的“徒留无所施”的“徒”意思相同。
B. 质,使……做人质,用诸侯的儿子做人质,是源于春秋时期的外交方式。
C. 矜,指怜悯,与李密的《陈情表》中的“不矜名节”的“矜”意思不同。
D. “置官司焉”的“官司”指的是官衙,现在是指在人民法院进行的诉讼。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晋国发生饥荒,向秦国买粮食,秦缪公把粮食卖给了晋国;第二年秦国发生饥荒,晋国不但不卖粮食,还乘机攻打秦国。
B. 秦晋交战,秦国将士怨恨晋国,打败了晋国军队,惠公的马车陷入泥泞中停了下来,惠公请求庆郑救他,但还是被俘虏。
C. 秦国大臣对如何处置惠公意见不一,公子絷认为杀死惠公对秦国最有利,并建议让惠公的哥哥重耳接替惠公做晋国国君。
D. 秦缪公权衡利弊后,为了不被诸侯嘲笑,决定放惠公回国,让惠公的儿子到秦国当人质, 秦国还得到了河东郡的大片土地。
13. 把文中画横线(红色)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 惠公御秦师,令韩简视师,曰:“师少于我,斗士众。”(4 分)
(2) 耻一国之士,又曰余纳有道以临女,无乃不可乎?(4 分)
14. 秦缪公是春秋五霸之一,请根据文本说说他能成为霸主的原因。(3 分)
答
10.B D H (四年,晋饥,乞籴于秦。缪公问百里奚)
(评分细则:每涂对一处给 1 分,涂四处及以上不得分。)
11.D(“官衙”错误。“官”是官员,“司”是管理。)
12.D(“为了不被诸侯嘲笑”错误,应是为了秦国的利益;“河东郡”错误。)
13.(1)惠公迎战秦国军队,派韩简去探视秦军情况,韩简回来报告说:“秦军人数比我们少, 但斗士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