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特殊句式及例句
(《桃花源记》)
“一”后面省略了量词“座”,译时要补上。
2.太行、王屋二(座)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愚公移山》)
“二”后面省略了量词“座”,译时要补上。
3.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个)子负二(座)山,一(座)厝朔东,一(座)厝雍 南。 (《愚公移山》)
“子”前面省略了量词“个”“山”“厝”前面省略了量词“座”,译时要补上。
(五)省略介词。
1.省略“于”。
(1)在。
林尽(于)水源,便得一山。(《桃花源记》)课外知识
坐(于)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小石潭记》)
日光下澈,影布(于)石上,怡然不动。(《小石潭记》)
余立侍(于)左右,援疑质理。(《送东阳马生序》)
行(于)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于)酒也(《醉翁亭记》)。
(2)从。
山水之乐,得之(于)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
(3)给。
不可,吾既已言之(于)王矣。(《公输》)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于)人。(《曹刿论战》)
(4)到。
能谤议于市朝,闻(于)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5)表被动。
帝感(于)其诚。 (《愚公移山》)
(6)对于。
(7)向。
然足下卜之(于)鬼乎!(《陈涉世家》)
(8)比,引出比较的对象。
急湍甚(于)箭,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
2.省略“自”,可译为“从”。
(自)潭西南而望。 (《小石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