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文言文 >古人临阵出奇阅读答案与翻译

古人临阵出奇阅读答案与翻译

  材料一:

  凡战,若我众敌寡,不可战于险阻之间,须要平易宽广之地。闻鼓则进,闻金则止,无有不胜。法曰:“用众进止。”晋太元时,秦苻坚进屯寿阳,列阵淝水,与晋将谢玄相拒。玄使谓符坚曰:“君远涉吾境,而临水为阵,是不欲速战。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坚众皆曰:“宜阻淝水,莫令得上。我众彼寡,势必万全。”坚曰:“但却军,令得过,而我以铁骑数十万向水,逼而杀之。”融亦以为然。遂麾兵却,众因乱而不能止。于是,玄与谢琰、桓伊等,以精锐八千渡淝水。玄、琰进兵大战淝水南,坚众大溃。

  (节选自《百战奇略》)

  材料二:

  太宗曰:“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靖曰[注]:“前代战斗,多是以小术而胜无术,以片善而胜无善,斯安足以论兵法也?若谢玄之破苻坚,非谢玄之善也,盖苻坚之不善也。”太宗顾侍臣检《谢玄传》阅之,曰:“苻坚甚处是不善?”靖曰:“臣观《苻坚载记》曰:‘秦诸军皆溃败,唯慕容垂一军独全。坚以千余骑赴之,垂子宝劝垂杀坚,不果。”此有以见秦师之乱。慕容垂独全,盖坚为垂所陷明矣。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符坚之类是也。”太宗曰:“兵有分聚,各贵适宜。前代事迹,孰为善此者?”靖曰:“苻坚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淝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吴汉讨公孙述,与副将刘尚分屯,相去二十里,述来攻汉,尚出合击,大破之,此兵分而能合之所致也。”太宗曰:“然。得失事迹,足为万代鉴。”

  (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注]靖:指李靖,唐代名将,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符坚之类□是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平易,指地形平坦,古代常用于描述地貌,也可用于描述人的性情,指性情温和。

  B.闻金则止,金指敲击刁斗发出的声音,古代军队行动中听到鸣金信号就停止前进。

  C.片善,文中指微小长处,其中的“片”与成语“片甲不留”中的“片”意思不同。

  D.果,指实现、成为事实,与《桃花源记》中“未果,寻病终”的“果”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苻坚与谢玄隔淝水列阵,苻坚的部下认为,应当在淝水阻击,不让晋军渡河,苻坚则想让晋军先渡河上岸,再以铁骑逼杀晋军。

  B.苻坚的大军在后撤过程中发生了混乱,不受控制,谢玄等人乘机率八千精兵渡河,两军大战于淝水之南,苻坚的部队溃败。

  C.苻坚全军大败,只有慕容垂的一支部队得到保全,苻坚带领残兵千余人投奔慕容垂,慕容垂的儿子慕容宝劝他乘机杀掉苻坚。

  D.李靖认为,吴汉善于用兵,在讨伐公孙述的战斗中,分兵合击,最终取得了胜利;唐太宗认为,吴汉战例的得失可以作为万代借鉴。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

  (2)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

  14.材料二中,李靖认为淝水之战苻坚失败的原因有哪些?(3分)

  答

  翻译:既被人所陷害,还想战胜敌人,不就很难吗。所以我说,没有智谋的就是苻坚这一类的人。

  11.【参考答案】C

  【解析】C项两个“片”都是指“微小、一点点、少”的意思。

  12.【参考答案】D

  【解析】应该为苻坚、吴汉战例的得失可以作为万代借鉴。

  13.【参考答案】⑴你们要能稍向后退,让我军渡过淝水,使双方将士得以从容周旋交战,我与诸君骑马慢行而观战,不也是件乐事吗?(考查“少”、“却”、“周旋”,每词1分,句意1分)

  ⑵古人在阵前出奇招,攻打敌人意想不到的地方,这也是奇正变化的法则吗?(考查“奇”“斯”、“相变”,每词1分,句意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