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小屋网
知识盛宴,精彩感动瞬间!
当前位置:首页 > 评语寄语 >幼儿园饮食习惯课程实验报告

幼儿园饮食习惯课程实验报告

opp整理 | 日期:03-11

  导语:

  (四)探索课程的实施方法

  由于饮食习惯教育具有其独特的一面,因此我们探索了几条具有饮食习惯课程特点的实施方法。

  1、活动

  为幼儿提供主动感受的活动条件,帮助幼儿通过学习活动、劳动活动(如:种植)和游戏活动等形式了解常吃的食物,获取相关的知识经验,接受外界影响。在此基础上,还为幼儿提供主动活动的环境,帮助幼儿通过环境影响进一步了解各种食物。如:在活动室墙上布置食物图片。

  2、访问

  引导幼儿围绕主题,在自己周围生活环境中进行参观、考查,多种渠道获取生动的信息,拓展其认知空间,增进其对食物的进一步了解。如:你在家帮助妈妈炒菜了吗?帮妈妈包饺子吗?是怎样做的?等等。

  3、模拟

  利用幼儿经喜爱模拟的心理,设法消除厌食的情绪,运用模拟物,把幼儿爱吃的猪肝切成手枪、刀剑、小兔等图案形状,引起孩子的浓厚兴趣,让孩子获取充足的营养。

  以上方法,在饮食习惯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育者可根据教育目标及需要,合理地加以选择和实用。

  四、研究的成效和思考

  (一)饮食习惯课程实施取得的成效

  经过研究,幼儿园饮食习惯课程已经初步显现出它的效果和价值,现从幼儿和教师的得益上来看它的明显成效:

  1、饮食习惯课程促进了幼儿素质的发展

  幼儿园课程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幼儿身心素质主动和谐发展,通过对幼儿认识食物的系列教育,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它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知识,而且促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和实际行动去影响周围的人。小朋友们回家,把认识食物的知识及有趣的活动向家长宣传,告诉家长,平时烧菜,既要有鸡、鱼、肉等荤菜,还要有多种蔬菜;蔬菜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食物,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爱吃蔬菜的良好习惯,克服了挑食的现象。在日常活动中,幼儿发现自己亲戚的孩子和幼儿园的同伴,有不愿吃蔬菜的,也会主动向他们宣传,帮助他们提高认识。

  2、饮食习惯课程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

  饮食习惯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实施的过程,也是教师队伍的素质迅速发展、提高的过程。教师们通过理论学习和科研实践,逐渐树立起了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大教育观,树立了科学的儿童观,能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幼儿。在运用饮食习惯教育思想,创造性地实施课程的过程中,教师们边做边思考,增强了对课题要素的搜集、筛选、利用和组织的能力,显示了我园教师较大的潜力。进一步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

  (二)饮食习惯课程带来的思考

  1、饮食习惯是新的幼儿园课程

  在饮食习惯课程的构建中,我们是把饮食习惯课程看作与学科课程相互并存、相互补充的课程形态来操作的。通过这一课程的介入,把那些平时幼儿教育较为忽视的、隐性的教育因素纳入相对可控的教育过程之中,较好地开发了饮食习惯教育资源,丰富了幼儿的知识,增强了幼儿的体质,培养了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但是从现代教育思想和幼儿发展来看,这一课程将成为幼儿园的课程,它能更好地丰富幼儿的知识和生活,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2、饮食习惯课程呼唤高素质的幼儿教师

  饮食习惯课程的研究和实施,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它不仅需要教师树立现代教育观念,理解本课题的教育思想和儿童发展的过程。同时,更需要教师有较高的教育素质,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丰富幼儿园课程和幼儿的知识,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没有高素质、富有创造性的教师,就不可能把饮食习惯课程真正落到儿童的发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