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文言文 >上令封德彝举贤 ,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众阅读答案与翻译

上令封德彝举贤 ,天下之患,不患材之不众阅读答案与翻译

  11.答案D. 《资治通鉴》不是二十四史之一。

  12.B.B项"蔑"是微小的意思。

  13.(1)况且有才能的人,他的外表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呢?(且,形,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2)等到它拉沉重的车子,择取平坦的道路,不用屡屡鞭策,不让人费力地驾驭。 (引、夷、屡策,烦御)

  14.(3分)

  (1)应选择材料3(1分)

  (2)本段的观点是要恰当地使用人才,不能"用之不得其方",要"适其任”。 (1分)

  (3)材料三的意思是南越的竹子适合做箭,而不适合做敲扑,强调要发挥事物真正的作用,这与本段的观点一致。 (1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唐太宗让到德彝举荐有才能的人,他过了好久也没有推荐一个人。太宗责问他,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罢了!”太宗说:"君子用人如用器物一样。各取它的长处。古代能治理好国家的帝王,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我们只是担心自己不能识人,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

  材料二:

  天下所忧虑的事,不是忧虑人才不够多,而是忧虑在上者不希望人才众多;不是忧虑人才不为国效力,而是忧虑在上者不让他们效力。

  人才的作用,是用来作为国家的支柱,得到了,国家可以安定而繁荣,失去了则使国家灭亡且受外辱。然而统治者不希望能人多,不让官员有所作为,这是为什么呢?这里有三个偏见。其中最突出的偏见,就是认为自己身处高位,可以免除屈辱、断绝危害,人才的得失对于安定和不安定没有什么帮助;也有的人认为自己的俸禄富贵足以诱惑天下的士,盛衰乐忧在于我,我可以在天下之士前骄横,他们将没有不到我这里来的;又有的人不追求用来养育取用的方法,却恐惧担心认为天下实在没有人才。他们心中并非不想任用天下的人才,只是不知道其中的原因罢了。

  况且有才能的人,他的外表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呢?只是他遇到事情能够办好,治理国家能使国家安定昌盛。所以在上层的人假如不能精细地考察他,慎重地使用他,那么,即使他有皋、夔那样的才智,也不能使自己突出于一般人,何况才智不及他们的呢?世上有偏见的人才会说:"一个人如果身怀不凡的能力,就像锥子放在布袋里一样,它的尖端立刻就能显露出来,所以没有怀才而看不出来的人啊。"这只是看到了锥子放在布袋里,而本来没看到马在马棚里的情景。劣马和良马混杂在一起,喝水吃粗粮,放声鸣叫,用蹄踢用嘴咬,想看出(哪匹)不同于其他的马是没有的啊。等到它拉沉重的车子,择取平坦的道路,不用屡屡鞭策,不让人费力地驾驭,只要一拉它的缰绳,就已经到了千里以外的地方了。这以后良马和劣马才有分别了。古代

  的人君懂得这个道理,因此并不认为天下没有人才,而是用尽一切办法去寻求人才、考察人才。考察人才的方法,就是给他适合于他的才能的工作罢了。

  (南越长长的竹子作箭杆,搭在强弓上之后(把弓拉满),能射到千步远的地方,这是天下锐利的武器,武力决定胜负的法宝。但是如果用它来敲打,那么和枯朽的棍棒就没有什么不同了。)由此可知,即使得到了天下优秀杰出的人才,但任用他们不得当,也和上述情形一样。古时候的君王明白这个道理,于是衡量他们的才能并且谨慎地使用他们,使能力大小不同、长处短处不同的人才没有不做着适合自己的事情的。这样做的话,那么愚昧浅陋的人都能发挥他们的智慧,去尽力做一些小事,何况那些才德兼备、智力非凡的人呢?唉!后世的位高权重者没有探究这个道理并且在现实中尝试,就说天下确实没有人才,这也是没有好好想过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