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并序》阅读答案与翻译
材料一: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这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选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有删改)
材料二:
谢石既以相著名,尝游丹阳,见道姑行市中,执巨扇,其上大书"拆字如神”,石笑曰:“此术岂有胜我者?何物老媪敢尔!”呼之入室,书"石”字示之。姑曰:"为名不成,得召却退,逢皮则破,遇卒则碎。”石视之不乐,然心服其言。明日,访所在,无识之者,盖异人也。
建炎中,石为利路一尉,武将王进邀之饮,使拆其名,石曰:"家欲走,若图事必败。"时进以谋叛结党欲发,不以其语为然。将起乱之夕,乳媪谕垣告官,逮捕下狱,始叹息曰:“悔不用谢石之言。"郡守疑石同谋,而知反不告,亦逮治,坐削籍黥配蓬州。后询王进乡里,乃沧州南皮,且起于卒伍,悉如道姑言。
泊至蓬,因过天庆观,逢樵夫负薪憩门左,石兼能相术,熟视之曰:“神清、骨清、气清,得非神仙乎?”樵径前,挽发骂曰:“汝正缘口多坏了,今日尚敢妄说?”批其颊至再,乃去。旁人相惊,争拂石面,石问何为,则黥文已灭矣。郡即给据俾自便。
《春渚纪闻》录云:“石初入京师,以拆朝字为十月十日大贵人之故得官。”别一说云:徽宗书“问”字,命一隶持往石密批于侧缄封之戒其到家方可发封。隶归奏,上启读,乃曰:“左为君,右为君,圣人万岁。”遂补承信郎。有道士闻其事,亦以“问”字占,石曰:“门虽大,只有一口。”道士愕然。盖他黄冠,唯童仆数辈。犹未以为奇,复书“器”字,倩俗人往占,曰:“人口空多,皆在户外。”于是大服之。
(选自洪迈《夷坚志》,有删改)
[注]《夷坚志》,文言志怪小说集。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命A一B隶C持D往E石F密G批H于I侧J缄K封L之M戒N其O到P家Q方R可S发T封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熟视之曰”与“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并序》)两句中的"之"字含义不同。
B.“执巨扇"与"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项脊轩志》)两句中的"执"字含义相同。
C.“亦逮治”与“逮奉圣朝”(《陈情表》)两句中的“逮”字含义不同。
D.“且起于卒伍”与"当其欣于所遇”(《兰亭集序》)两句中的"于"字含义相同。
12.下列对两则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对天命是顺其自然的;洪迈的《夷坚志》是志怪小说,内容是虚构的,从选文看,对天命的认知有迷信的成分。
B.谢石以相术闻名之后,在丹阳得知一个道姑是位异人,便请她给自己测字,道姑给他测字之后,谢石虽然感到心中不乐,依然心服其言。
C.宋建炎年间,谢石先在利州为武将王进测字,后在蓬州替一个背柴的樵夫相面,虽然两次的预言都准确言中,谢石却得到了不同的结果。
D.为表现谢石的测字本领,洪迈除了记录自己的见闻,还引用了《春渚纪闻》里的记载,通过一位道士的叹服来表现谢石技艺的高超。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此术岂有胜我者?何物老媪敢尔!(4分)
(2)时进以谋叛结党欲发,不以其语为然。(4分)
14.谢石给王进、徽宗拆字分别得到了怎样的结果?(3分)
答
10.EJM(每对一处给1分。涂四处及以上不得分。原文标点:命一隶持往,石密批于侧,缄封之,戒其到家方可发封)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
11.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且起于卒伍”与“当其欣于所遇”两句中的“于”字含义不同,前者意思是“从”,后者意思是“对”。
12.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得知一个道姑是位异人,便请她给自己测字”错误,测字后第二天才觉得她是位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