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文言文 >《归去来兮辞并序》阅读答案与翻译

《归去来兮辞并序》阅读答案与翻译

  13.(1)这种拆字的法术难道有人能超过我吗?哪里来的老太婆敢这样口出狂言!(译出大意给1分;“岂”“胜”“敢尔”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当时王进因为谋划着纠集党羽想要发动叛乱,根本不把谢石的话当回事。(译出大意给1分;“结党”“发”"以……为然”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翻译能力。

  14.①王进:受牵连被削去官职,并脸上刺字发配蓬州;②徽宗:得到官职,被补官承信郎。(答出一点给1分,两点都对得满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解题时,先要找到问题的答题区间,进行分析探究,然后分条作答。

  【参考译文】

  材料二:

  谢石以“相术”闻名后,曾经去丹阳游历,他在市面上见到一位道姑,手里拿着把大扇子,上面写着四个大字“拆字如神”,谢石笑着说:“这种拆字的法术难道有人能超过我吗?哪里来的老太婆敢这样口出狂言!”于是他招呼道姑来到自己房间,写了个"石”字给她看。道姑解道:“为名不成,得召却退,逢皮则破,遇卒则碎。”(虽然“名”与“石”字形相近,想出“名”却不成;虽然“名”与“召”两字相近,得到皇帝的召见却会很快离开;“石”碰上“皮”是个破,“石”碰上“卒”是个碎。)谢石看了这几句话闷闷不乐,但他从心里服气道姑所说的。第二天,他再去寻访道姑,发现没人认识她,谢石估计道姑是位异人。

  宋高宗建炎年间,谢石做利州路某县的县尉,武将王进邀请谢石喝酒,并让谢石给自己的名字测字,谢石说:“在家想跑出,如果你想谋划什么事,一定会失败。”当时王进因为谋划着纠集党羽想要发动叛乱,根本不把谢石的话当回事。将要起事的那天晚上,王进的乳母翻墙把他要叛乱的事告了官,于是王进被逮捕下狱,他这才叹息着说:“我后悔当初没听谢石的话。”郡守怀疑谢石是同谋,认为他知道王进要谋反却没报告,于是也把谢石抓起来治罪,结果,谢石被削去官职,脸上刺字发配蓬州。后来,谢石有机会询问到王进的家乡是沧州南皮县(应了道姑所说的“逢皮则破”),而且王进本人就是从小兵卒干起的(应了道姑所说的“遇卒则碎”),从谢石的经历来看,全都被道姑说中。

  到了蓬州之后,有一回,谢石路过天庆观,碰到一位樵夫扛着木柴在道观大门左边休息,谢石也会相面,他仔细打量这位樵夫,说道:“你这个人,神清、骨清、气清,你不会是神仙吧?”樵夫直接走过来,一把揪住谢石的头发,骂道:“你这个人就是因为多嘴把事情搞坏了,今天怎么还敢胡说?”说着话,樵夫开始轮番抽谢石嘴巴,而后走掉。旁边的人见此场景都被震惊了,他们争着去抚摸谢石的脸,谢石问怎么回事,原来,经过樵夫的抽打,谢石脸上的刺字竟然消失不见了。蓬州郡衙门于是给了谢石一纸公文,允许他自便了。

  《春渚纪闻》里有关谢石的记录这样说:“谢石当初去京师(东京汴梁),他因为测‘朝’这个字,解为‘测字者是十月十日(组成了‘朝’这个字)出生的大贵人’所以得到了官职。”(说的是宋徽宗正是那位测字的‘大贵人’,正是十月十日出生的)另一个说法是这样的:徽宗写了一个“問(问)”字,让小仆役拿着去找谢石测字,谢石把占卜结果隐秘地写在一旁,封好口,告诫来人到家后才能启封。那小仆役回到徽宗那里交差,皇帝打开信的封口一读,原来写的是:“左为君,右为君,圣人万岁。”(“問”字从左右两边看,都是个“君”字。)于是谢石得以被补官承信郎。有位道士听说此事,也写了个“问”字,去找谢石占卜,谢石说:“门虽大,里面只有一口。”道士对谢石所说的感到很惊愕。这意思大概是说道观里只有他一位是在籍的黄冠(有正式编制的道士),而道观里的其他人不过都是些童仆杂役。道士见谢石如此批语还没觉得有什么奇异,于是又写了一个“器”字,麻烦另外一位普通人拿着去找谢石占卜,谢石说道:“人口空多,都在门外。”(道观里虽然人口不少,但在籍的道士只有他一个。)于是这位道士对谢石深深地服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