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文言文 >景公登路寝之台,不能终,而息乎陛阅读答案与翻译

景公登路寝之台,不能终,而息乎陛阅读答案与翻译

  景公登路寝之台,不能终,而息乎陛,忿然而作色,不说,曰:“孰为高台?病人之甚也!”晏子曰:“君欲节于身而勿高,使人高之而勿罪也。今高,从之以罪,卑亦从以罪,敢问使人如此可乎?古者之为宫室也,足以便生,不以为奢侈也,故节于身,谓于民。及夏之衰也,其王桀背弃德行,为璇室玉门,殷之衰也,其王纣作为顷宫灵台,卑狭者有罪,高大者有赏,是以身及焉。今君高亦有罪,卑亦有罪,甚于夏殷之王,民力殚乏矣,而不免于罪,婴恐国之流失,而公不得享也!”公曰:“善!寡人自知诚费财劳民,以为无功,又从而怨之,是寡人之罪也!非夫子之教,岂得守社稷哉!”遂下,再拜,不果登台。

  景公成路寝之台。逢于何遭丧,遇晏子于途,再拜乎马前。晏子下车挹之,曰:“子何以命婴也?”对曰:“于何之母死,兆在路寝之台墉下,愿请命合骨。”晏子曰:“嘻!难哉!虽然,婴将为子复之,适为不得,子将若何?”对曰:“夫君子则有以如我者侪小人吾将左手拥格右手捆心立饿枯槁而死以告四方之士曰于何不能葬其母者也。”

  晏子曰:“诺。”遂入见公,曰:“有逢于何者,母死,兆在路寝,当如之何?愿请合骨。”公作色不说,曰:“古之及今,子亦尝闻请葬人主之宫者乎?”晏子对曰:“古之人君,其宫室节,不侵生民之居,台榭俭,不残死人之墓。故未尝闻诸请葬人主之宫者也。今君侈为宫室,夺人之居,广为台榭,残人之墓,是生者愁忧.不得安处,死者离易,不得合骨。丰乐侈游,兼傲生死,非人君之行也。遂欲满求,不顾细民,非存之道。且婴闻之,生者不得安,命之曰蓄忧;死者不得葬,命之曰蓄哀。蓄忧者怨,蓄哀者危,君不如许之。”公曰:“诺。”

  (节选自《晏子春秋》)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夫君子则有以/如我者侪小人/吾将左手拥格/右手捆心/立饿枯槁而死/以告四方之士曰/于何不能葬其母者也

  B.夫君子则有以/如我者侪小人/吾将左手拥格/右手捆心/立饿枯槁而死/以告四方之士曰/于何不能/葬其母者也

  C.夫君子则有以/如我者侪小人/吾将左手拥格/右手捆心立/饿枯槁而死/以告四方之士曰/于何不能/葬其母者也

  D.夫君子则有以/如我者侪小人/吾将左手拥格/右手捆心立/饿枯槁而死/以告四方之士曰/于何不能葬其母者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病人之甚也”与“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两句中的“病”字含义不同。

  B.“及夏之衰也”与“镜中衰鬓已先斑”(《书愤》)两句中的“衰”字含义不同。

  C.“适为不得”与“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适”字含义相同。

  D.“命之曰蓄忧”与“命日琵琶行”(《琵琶行》)两句中的“命”字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景公登路寝的高台,没有登上去就在台阶上休息,埋怨把台修得太高的人,被晏子劝谏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再登台。

  B.晏子指出景公的做法比商纣王更严重,他认为景公让百姓精疲力竭仍避免不了罪名,这样长久下去国家就会有覆灭的危险。

  C.逢于何的母亲去世,占卜的结果显示要在景公修的路寝的基墙下面与他的父亲合葬,逢于何于是专程去向晏子请教对策。

  D.景公听到逢于何要把母亲葬在自己的宫室之内很生气,晏子从“人君之行”和“存之道”两个方面劝说景公并说服了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高,从之以罪,卑亦从以罪,敢问使人如此可乎?

  译文:

  (2)古之人君,其宫室节,不侵生民之居,台榭俭,不残死人之墓。

  答

  10.答案 A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11.答案 C

  命题透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能力。

  思路点拨 A.第一个“病”是疲惫(害,损害)的意思,第二个“病”是生病的意思。B.第一个“衰”是衰败、衰微的意思,第二个“衰”是衰老的意思。C.第一个“适”是如果的意思,第二个“适”是出嫁的意思。D.两句中的“命”都是命名、叫做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