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文言文 >文本一:谏太宗息兵罢役疏阅读答案与翻译-【唐】徐惠

文本一:谏太宗息兵罢役疏阅读答案与翻译-【唐】徐惠

  文本一:

  谏太宗息兵罢役疏

  【唐】徐惠

  自贞观以来,二十有二载,风调雨顺,年登岁稔,人无水旱之弊,国无饥懂之灾。古人有云“虽休勿休”,良有以也。守初保末,圣哲罕兼。是知业大者易骄,愿陛下难之;善始者难终,愿陛下易之。

  窃见顷年以来,力役兼总,东有辽海之军,西有昆丘之役,士马疲于甲胄,舟车倦于转输。且召募役戍,去留怀死生之痛。因风阻浪,人米有漂溺之危。一夫力耕卒无数十之获一船致损则倾数百之粮是犹运有尽之农工填无穷之巨浪图未获之他众丧已成之我军虽除凶伐暴,有国常规;然黩武玩兵,先哲所戒。昔秦皇并吞六国,反速危亡之基;晋武奄有三方,翻成覆败之业。岂非矜功恃大,弃德而轻邦;图利忘害,肆情而纵欲。遂使悠悠六合,虽广不救其亡;嗷嗷黎庶,因弊以成其祸。是知地广非常安之术,人劳乃易乱之源。愿陛下布泽流人,矜弊恤乏,减行役之烦,增湛露之惠。

  妾又闻为政之本,贵在无为。窃见土木之功,不可兼遂。北阙初建,南营翠微,曾未逾时,玉华创制。虽复因山藉水,非无架筑之劳;损之又损,颇有工力之费。终以茅茨示约,优兴木石之疲;假使和雇取人,不无烦扰之弊。是以卑宫菲食,圣主之所安;金屋瑶台,骄主之为丽。故有道之君,以逸逸人;无道之君,以乐乐身。愿陛下使之以时,则力无竭矣:用而息之,则人斯悦矣。

  夫珍玩伎巧,乃丧国之斧斤;珠玉锦绣,实迷心之鸠毒。窃见服玩纤靡,如变化于自然;织贡珍奇,若神仙之所制。虽驰华于季俗,实败素于淳风。是知漆器非延叛之方,桀造之而人叛;玉杯岂招亡之术,纣用之而国亡。方验侈丽之源,不可不遏。作法于俭,犹恐其奢,作法于奢,何以制后?伏惟陛下明鉴未形,智周无际,穷奥秘于麟阁,尽探赜于儒林。千王治乱之踪,百代安危之迹,兴衰祸福之数,得失成败之机,故亦包吞心府之中,循环目围之内,乃宸衷之久察,无假一二言焉。

  唯恐知之非难,行之不易。志骄于业泰,体逸于时安。伏愿抑志裁心,慎终如始。削轻过以添重德,循今是以替前非,则令名与日月无穷,盛业与乾坤永大。

  文本二:

  贞观二年春正月,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昔尧清问下民,故有苗之恶得以上闻。舜明四目,达四聪,故共、鲧、欢兜不能蔽也。秦二世偏信赵高,以成望夷之祸。梁武帝偏信朱异,以取台城之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以致彭城阁之变。是故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上曰:“善。”上谓黄门侍郎王珪曰:

  “开皇十四年大旱,隋文帝不许赈给,而令百姓就食山东。比至末年,天下储积可供五十年。炀帝 恃其富饶,侈心无厌,卒亡天下。但使仓庾之积足以备凶年,其余何用哉!”

  二月,上谓侍臣曰:“人言天子至尊,无所畏惮。朕则不然,上畏皇天之监临,下惮群臣之瞻 仰,兢兢业业,犹恐不合天意,未副人望。”魏征曰:“此诚致治之要,愿陛下慎终如始则善矣。”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唐纪》)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夫力耕/卒无数十之获/一船致损/则倾数百之粮/是犹运有尽之农工/填无穷之巨浪/图未获之他众/丧已成之我军/

  B.一夫力耕/卒无数十之获/一船致损/则倾数百之粮/是犹运有尽之/农工填无穷之巨浪/图未获之他众丧已/成之我军/

  C.一夫力耕/卒无数十之获/一船致损/则倾数百之粮/是犹运有尽之农工/填无穷之巨浪/图未获之他众丧已/成之我军/

  D.一夫力耕/卒无数十之获/一船致损/则倾数百之粮/是犹运有尽之/农工填无穷之巨浪/图未获之他众/丧已成之我军/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反速危亡之基”中的“速”与《六国论》中“始速祸焉”的“速”含义相同。

  B.“晋武奄有三方”中的“奄”与《陈情表》中“气息奄奄”的“奄”含义不同。

  C.“无假一二言焉”中的“假”与《劝学》中“假舆马者”的“假”含义相同。